常常外帶食物或是叫外送嗎?要小心身體暴露接觸過多的環境毒素! 環境荷爾蒙又稱為內分泌干擾素,是一些人造化合物,因為跟我們人體的天然荷爾蒙長得很像,被身體「誤認為自己人」,擾亂體內內分泌機能的運作,例如影響男/女正常發育或生殖功能,造成最近常聽到的兒童性早熟或不孕症的風險! |
那身為外食族的你會碰到哪些環境毒素呢?
本篇用圖文懶人包帶你了解外食會接觸到的環境荷爾蒙種類: |
因為食安風波,大家應該對『塑化劑(DEHP)』不陌生吧!塑化劑累積會造成內分泌失調、甲狀腺腫大、焦躁或過動、兒童性早熟、生殖器官發育異常,甚至影響幼兒免疫或神經系統。
PVC材質的塑膠袋(軟性塑膠)耐熱溫度最低,只有60℃,若盛裝高熱高油食物,特別是熱湯類, 會造成大量塑化劑溶出,更可能會釋出有毒成分「氯氣」也會提高;手搖杯封膜也是常見塑化劑來源,盛裝飲料建議自備環保杯具, 吸管也可改採用環保材質(不銹鋼類)。
無論任何材質的保鮮膜(市面上大多為PVC、PE材質等)都應避免接觸一些高油脂的肉品或高溫的食物,這是因為在脂溶性的環境下,可能會導致其中的塑膠單體溶出。酸性食物如番茄醬、檸檬汁也容易造成保鮮膜的塑化劑與塑膠單體成分稀出。因此使用保鮮膜時要注意「溫度」「油膩度」和「酸鹼度」就可以安全使用!
一次使用性的紙類免洗餐具與容器,為了防水和減少空氣的穿透性,在紙盒內面(食品接觸面)通常會被塗上一層薄薄的『塑膠淋膜』,若接觸高溫高油的食物,也會造成脂溶性的塑化劑釋出!建議將食物移裝在非塑膠容器或自備容器外帶食物。
微波食品若盛裝在原先塑膠容器裡,經過加溫高熱恐造成塑化劑溶出。建議先將食品放在耐高溫的餐具(瓷器, 玻璃器皿)進行微波加熱,避免塑化劑接觸到食品。
罐頭食品包裝表面的塗層常會有雙酚 A成分以隔絕食物和鐵罐的內壁,能防止鐵罐生銹和氧化。雙酚 A 會藉由食品包裝材料轉移到食物與飲料中,研究顯示如暴露於過量之雙酚 A,可能會引起過敏、降低精蟲數造成不孕、影響生殖系統、增加罹患如乳癌、睪丸癌及前列腺癌等癌症風險。
加工食品中含有的防腐劑、色素或動物肉施打的促進生長之荷爾蒙,都可能會造成環境毒素累積在體內,進而影響體內正常荷爾蒙的運作。因此建議少吃加工食品與微波食品!
其實除了吃進肚子的食物,日常生活中使用的化妝品、保養品等物品都可能含有環境荷爾蒙。一點一點累積,小風險很容易就變成大風險了!
僅需抽血和尿液一次分析,提早檢測自己體內哪一種環境荷爾蒙超標與肝臟排毒能力,才可以針對已超標項目去避免,進而更精準地進行健康管理!
參考資料:
1.健康2.0 《外帶熱食用紙盒、紙碗就安全?注意2大重點,食安有保障》
2. 台大醫院健康電子報《『塑』造人生!塑化劑對人體內分泌的干擾不可不慎!》
|
撰文/April Gan
文章最後更新時間:2022/12/15
(#台灣基康080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