請在搜尋框內輸入關鍵字,若有問題需要專人協助請服務專線 02-2759-5298。

首頁 > 知識專區 > 心腦血管疾病風險 基因檢測先預知

回上一頁
預防檢測

心腦血管疾病風險 基因檢測先預知

2018-11-13
2900Views

天氣早晚變化大,容易導致血管收縮、血壓升高,因此心肌梗塞發作、腦中風等心血管疾病患者至急診報到有增加趨勢,甚至比平時多出5倍。一旦發作時,很有可能因急救不及而離開人世,徒留遺憾。

基因檢測目的在於可從預防醫學的角度著手,例如解析出一個人先天罹患心血管疾病的機率,在從中對症下藥。(攝影/黃志文)

基因檢測目的在於可從預防醫學的角度著手,例如解析出一個人先天罹患心血管疾病的機率,在從中對症下藥。(攝影/黃志文)

許多名人都是因為心肌梗塞突然發作猝死,例如58歲的廖風德、48歲的歌手馬兆駿,甚至主播廖筱君年僅36歲的弟弟廖維德,都是因為心臟病發作而猝死; 「國寶」茂伯也是因為心肌梗塞奪走了寶貴生命,享年64歲。

心腦血管疾病高風險族群

心腦血管的發生原因錯綜複雜,主要包括遺傳因子與環境因子,遺傳因子來自家族病史,至於環境因子影響最大的是生活作息、飲食、運動,必需靠後天自我健康管理,才能預防心腦血管發生。

容易罹患心腦血管的高風險族群包括:40歲以上血壓、血糖異常的人;容易工作緊張、精神壓力大,經常感到疲勞的人;飲食生活不規律,經常熬夜者;長期從事腦力勞動的中年人;缺乏體能鍛練者;肥胖的人;長期吸菸、酗酒者;經常食用油膩、過鹹或過甜食品的人。

其實,想預知自己是否有心腦血管疾病的風險,可透過心腦血管基因解碼預知,賽亞基因實驗室主持人陳奕雄博士指出,基因檢測是現代醫學在遺傳疾病的偵測上十分重要的工具,對預防醫學也是關鍵的進展。

心腦血管的發生原因錯綜複雜,透過基因檢測能早一步得知患病機率,透過後天努力才能預防心腦血管發生。(攝影/黃志文)

心腦血管的發生原因錯綜複雜,透過基因檢測能早一步得知患病機率,透過後天努力才能預防心腦血管發生。(攝影/黃志文)

基因檢測落實預防勝於治療

透過基因檢測,便能在疾病發生之前,早一步洞察先機。研究發現,已有超過5000種疾病,證實與某些基因變異有關,例如:心血管疾病、糖尿病、氣喘、癌症、精神疾病等,都有相對應的基因在作用,可為許多慢性或致命疾病降低70%的風險機率。

至於基因檢測的操作流程十分簡單,只要將檢測棒放入口腔內側頰壁輕刮,便可採集黏膜上的組織,經檢測單位20至30個工作天,受檢者便可收到客製化的DNA生命之書—基因檢測報告書,專業的健康管理師將依據結果,提供健康管理方案的建議。

將檢測棒放入口腔內側頰壁輕刮,便可採集黏膜上的組織。(攝影/黃志文)

將檢測棒放入口腔內側頰壁輕刮,便可採集黏膜上的組織。(攝影/黃志文)

俗語說,「千金難買早知道」,基因檢測不僅是預防醫學的重要一環,更是健康風險管理的王道。因為基因與我們每一個人的生命息息相關,是重視健康的您絕對必須關注的重要訊息。

 

文章出處:華人健康網 / 記者:張世傑

文章最後更新時間:2018/11/13
(#台灣基康016)

更多知識文章

2018-10-30
母胎檢測 預防檢測
比健檢簡單又不耗時,提早找到專屬自己的健康管理

美國前任總統歐巴馬曾在2015年演講中提出「精準醫療計劃」(precision Medicine i

1629Views

2018-08-30
母胎醫學 預防醫學
癌症會遺傳嗎?!不容忽視具有遺傳性的腫瘤

文章來源:華人健康網 大部分的基因變異發生在體細胞,並不會影響到下一代,但研究顯示約 5%-1

2958Views

您已完成台灣基康電子報訂閱申請。